🌑

Hi PalaPalado.

回顧 2022.11.01 - 2022.11.07 - Career 週記 (綜合三週的心得)

瀑布文

Hi,很久沒更新最近的日記。近四年,六角學院都有舉辦個前端比賽,每年比賽都會吸引設計師 / 前端工程師來參加,常常題目也都是很實際應用,所呈現的網頁視覺可能多比業界的視覺來得美觀很多。

其實對這件事我看了很久,就我先後待了軟體業 / 電商,那種業態跟開發流程完全不一樣,軟體業多半都是替企業打造一個辦公軟體,要提供企業內部生產效力不彰,或想改善/簡化企業流程的浪費。因此常常出現的小工具或具有規模的系統,或是客制功能的添加以符合特定企業的流程,還有標案中軟體間的競價及報價,老闆想省錢又有好用的工具,或是企業單純想花費 XX 預算,所以添購一個 XX 產品(?)等總總奇奇怪怪,明明沒關係,又好像有那麼點關係得在影響軟體最後呈現出來的結果。

資源林林總總在各個階段人事物輾轉交換/浪費,需求刪刪減減,功能開支既要符合開發時程,也符合客戶預算,UI / UX 的操作也會被刪刪減減,大概就成了一個還能操作且解決痛點,效能尚可,但操作及畫面就可能很陽春吧,然後也造就比較功能&工程化的前端工程師(?)

所以前端的美觀似乎對我來說挺遠的,後來進到電商這種 2B(商家) / 2C (消費者),我又有另一種奇怪的感受,會在意這層面的美觀,也直接影響使用者的進駐或刺激消費,但對公司內部的請假系統還是給員工提升生產力的工具,也就不是那麼在意。但還好我還是有接觸到一些需要美工的畫面,雖然我大多數面對的是解決後端生產力及架構的問題,但至少在這個階段我有點知道美觀及操作方便對前端的重要性,不是那種聽聽「嗯嗯喔喔喔喔」的感覺,變成是「歐歐歐歐歐歐!!」,之後會重視的那種轉變。另外我對溝通的技巧也被磨練了不少,從「嗯喔蛤」變成「!@#$%^&*(」的討論模式,但那只對我當時的 CTO 提出各種疑問,後來我工作也算是真的步上軌道,比較會面對人做事也比較游刃有餘這樣,自信也算是提升不少,只好向北遠遠膜拜。

嗯,扯遠了,我想說的是,TheF2E 前面三屆其實我只有遠遠觀望,這次剛好辭職了就有時間做,另外也順便摸索一下到底想用程式做出什麼。所以這幾週都在做 TheF2E 的比賽,每週完成度也都有達成自己目標,程式品質是還有待加強,另外對 ReactJS 拿來做動畫特效,讓我有點想噴他一嘴的感覺。

useRef & useImperativeHandle 對這兩種 Hooks 的使用,比起只看文章的生澀感,多了有肌肉式的訓練,也比較知道要在哪出現了,但 useImperativeHandle 應該不會常出現吧 !?

對 TailwindCSS 沒那麼陌生了,對自己轉 viewport 及單純用 breakpoint 做 RWD 有自己的風格跟模式,但好像很少看到 ReactJS & TailwindCSS 組合就是了,同時混用 CSS module & className。

對 Image 圖片支援 RWD 載入也有懂些,如 picture / source,原本我想用 styled-component + media-query 解,解是可以解,但全部圖片都會下載,不是我要的解法。

— 2022年11月24日

Search